多铎的一生战功彪炳,他究竟有哪些成就呢?

作者:读历史 目录:风云人物  时间:2022-04-14 

  爱新觉罗·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清朝时期名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晋和硕德豫亲王。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主要成就

  生擒承畴

  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回盛京,留多铎攻城。洪承畴突围失败。十月,洪承畴战败,明兵不能回城,多半降清。

  崇德七年(1642年)一月,洪承畴听说朝廷援军赶到,又派6000人马出城夜袭,被清军战败。败兵欲退入城内,但洪承畴见后有追兵,竟下令关闭城门,因而败兵大部被歼,其余的逃往杏山,后遭伏击全被歼灭。洪承畴不敢再战,而朝廷援军也因害怕清军不敢前来。就这样,松山一直被围困了半年之久,城中粮食殆尽,松山副将夏承德叩请清军,愿拿儿子夏舒做人质约降。

  三月,多铎破松山城,俘洪承畴。松山失守,锦州明军孤立无援,守将祖大寿举城投降,清军大获全胜。从此,山海关外,明朝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京城门户失去屏蔽。 多铎积极参加了此役的锦州围城、高桥设伏、松山破袭,因战功卓著,复封为豫郡王,逐渐恢复了自己在清皇室中的地位及八旗军中的影响。

image.png

  击灭大顺

  清军克复北京后,李自成为扭转大顺军在山西、河南的颓势,自十月十二日起反攻河南怀庆(今河南沁阳),连克济源、孟县,在柏香镇大败清军。[5]多尔衮闻讯,急命正在南下进攻南明弘光政权的多铎转兵向西,先解怀庆之围,然后由河南渡黄河,与英亲王阿济格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两路清兵同时进攻大顺军。

  十二月十五日,多铎部进攻至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在灵宝境内击败大顺军后趋向潼关。李自成闻讯后急忙率兵掉头赶赴潼关。多铎为保证此次战役的胜利,增调固山额真阿山、马喇希等部经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西北)援助潼关清军,并调来红衣大炮加强装备。

  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多铎率领的南路军于潼关大败大顺军。同时,英王阿济格率领北路军也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与多铎会师西安指日可待。南北受敌的李自成弃西安南逃,出蓝田,走商州(今陕西商县),转战湖广地区。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湘鄂赣交界处的湖北省通城县九宫山玄帝庙中拜神时遭当地乡民所杀,大顺政权至此灭亡。

image.png

  勘定南方

  扬州是长江以北的重镇,又是弘光朝廷所在地南京的门户。史可法于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始,便着手以扬州为中心的防御。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多铎率军攻克潼关,破陕之局已定,便奉摄政王多尔衮之命转兵东南,兵锋直指南明。

  五月二十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被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被俘。多铎劝降他:“前以书谒请,而先生不从。今忠义既成,当畀重任,为我收拾江南。”但史可法表示:“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州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后壮烈就义,终年45岁。总兵刘肇基、骁将马应魁、幕僚何刚、炮队专家陈于阶等皆遇难。

  随后,多铎率领清军渡过长江,克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弘光帝出奔芜湖。五月十五日,南明大臣献南京投降清兵;五月二十二日,弘光帝被掳获,送往北京处死,弘光帝在位仅一年,即覆灭。南京失陷后,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应天的威宗太子王之明(1645年)、抚州的益王朱慈炲(1645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监国政权先后建立,不过是昙花一现,数天就宣告结束。平定江浙后设立江南省、迅速稳定那里的秩序。

image.png

  征讨蒙古

  顺治三年(1646年),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腾机特等叛奔喀尔喀,反出清廷。

  五月,顺治帝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偕同承泽郡王硕塞,于克鲁伦河集外藩蒙古兵,追剿苏尼特部。于十月大胜回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s://www.dbedu.cn/news/305560.html
本文标题:多铎的一生战功彪炳,他究竟有哪些成就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读历史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